想变有钱,诺奖有一个方法

九州物流网2024-10-18

  一个时代问题摆在眼前。

  联合国所发布的《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计,“美国等几个大型发达经济体在2024年的经济增长将放缓,而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将面临金融条件收紧,财政空间缩小和外部需求疲软的问题,短期增长前景恶化”。

  于是,在过去的10个月中,各国中央银行各自发力,对抗通货膨胀或紧缩。

  但世界仍处于愈发破碎的状态,时而爆发的冲突对抗,可能切断全球供应链。这一切,都持续冲击着人们的信心。

  到底如何才能获得更好的生活?经济如何能够获得真正长久的增长,而不是虚假的繁荣?

  生活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全世界都迫切地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202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们告诉我们,以上因素都非经济长期增长的核心与基础,他们给出的答案是:制度——只有依赖于一种“好”的制度策略,前述所有因素才能发挥正向作用。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1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达龙·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西蒙·约翰逊(Simon Johnson)和詹姆斯·罗宾逊(James Robinson)三位经济学家,以表彰他们对“制度如何塑造并影响繁荣”这一议题的研究。

  问题是,如何把蛋糕做大,如何做出一个更能创造经济持续增长的分配模型,让绝大多数人,都能“好好”地活着?

  01

  国家贫富,500年逆转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为什么是制度”,而不是地理、文化、技术、资源或者人口?

  要证明制度与繁荣之间存在必然线性的因果关系,其实很难,因为,现存的富裕国家与贫穷国家在太多方面存在差异。

  但这次,诺奖得主们,找到了一个新的视角。

  他们将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密度定为繁荣与否的近似标准,然后把目光投射在了那些曾经的殖民地上。

  在这个框架里,他们采用统计分析的方式,探究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两者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对比1500年与现代的繁荣程度。

  结果非常有趣:许多在1500年时相对富裕的国家,500年后反而变得相对贫穷。

  也就是说,国家之间的贫富,在约500年里产生了整体逆转。

  而其他学者的质性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点,比如麦迪逊在2001年的研究中就提到,印度、印尼、巴西和墨西哥,在公元1500年到1700年时,要比美国更加富裕。

  500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国家财富发生了相对逆转?

  诺奖得主们做了几组数据分析,比较1500年时城市化水平较低与较高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发展轨迹,比较具体国家随时间变化的城市化水平程度,也比较不同国家随时间变化的工业化水平。

  统计结果表明,逆转的时机大致发生在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并且与工业化程度有关。这个时间点,世界正面临着两件事,一件是航海冒险、殖民掠夺,一件是工业革命。

  而有趣的是,如果把殖民化前几个世纪的城市化水平与时间曲线拉出来对比的话,还会发现,国家相对财富并没有发生此类逆转,即原本富裕、城市化水平更高的国家,持续保持其相对优势。同理,未被殖民过的地区,也没有产生类似逆转。

  统计结果推论到此,根据已有的国家财富解释假说,诺奖得主们把更多目光放置在殖民上,建立了一个新的模型。

  在这个部分,他们做了复杂的数学公式与数据回归分析,将制度、工业化水平与国家早期GDP等数据全部纳入讨论框架。

  最终统计结果表明,是制度差别导致了贫富状况的逆转。

  结合历史资料与统计结果,他们认为,“殖民”打断了被殖民地区的社会组织方式。欧洲人受地区总体环境影响(地区早期的繁荣程度与人口密度),有意或无意采取了不同的殖民策略,最终产生了不同的经济结果。

  02

  采掘性制度与包容性制度

  链条已经建立起来。

  在模型中,诺奖得主们其实已经探讨了更细致的问题,即什么样的制度能够促进更长久的经济结果。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制度不仅仅是指政治制度,还包含着经济制度等一整套社会组织形态。

  对比不同的殖民地历史与数据,他们发现,在早期相对富庶地区,欧洲殖民主义反而建立起了采掘性制度。

  因为这些地区往往人口众多,资源众多,进行简单的抢劫,资源掠夺或者剥削,更具有经济意义。比如,用军事力量逼迫劳动密集型地区的大量当地人从事种植业和采矿业——往往只有强权能够压迫劳工在工资低廉的情况下进行艰苦劳动。

  也就意味着,在这些地区,权力往往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少数人通过强权从广大民众口袋里捞取资源,而大多数人得不到有效的财产权利保护。

  在这些地区,殖民者只挖掘,不建设,以短期利益为主。

  而原本人烟稀少、相对贫困的地区,建立包容性治理形式,至少有两个可能性。

  一个是彼时的欧洲人更倾向于移民定居,移民者会本能地要求原有的财产保护权利;另一个是人烟稀少,掠夺性制度不具备经济优势,甚至代价高昂,如果激励定居者工作并投资自己的家园,经济效益更可观。

  一个更为直接解释制度与其经济结果关联的例子,则是横跨墨西哥与美国的诺加里斯市。

  诺加里斯在历史中被一分为二,美墨边境的栅栏往北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诺加里斯,而南边,则是墨西哥索诺拉州的诺加里斯。变量几乎是“天然”控制好的,殖民前的两个地区,其原始地理、人文、经济条件和社会组织形式类似。

  但从结果来看,生活在北边的居民人均寿命更长,大多数儿童拥有更高的学历,财产权安全,居民知道他们将从投资中获得大部分好处;

  而南边的居民则总体上比北部居民贫穷许多,犯罪与腐败并行。

  变化,则发生在西班牙和英国分别对南北两部分地区实施殖民时期,那时,它们分别为当地引入了采掘性制度和包容性制度。颠倒的制度,长久地对地区发展产生影响。

  研究殖民地历史并不是为了判断“殖民”本身是好是坏,也不是为了判断哪一个地区的殖民者是好是坏,而是“殖民”恰好提供了一个“不同策略影响发展结果”的客观研究案例,是引入制度视角解释经济发展的一个契机。

  至此,诺奖得主们已经得出了结论,以剥削大众为基础建立的机构不利于经济长期增长,而包容性制度则能为大众创造长期利益。

  03

  分享的发生,制度的繁荣

  接下来需要解释的问题只剩——制度如何影响经济结果,以及为何这样的影响存在持续性?

  把结论先放在前面。

  在经济学中,一个普遍的解释是,经济增长需要创新与资本积累。

  这次,诺奖得主们认为,在诸如此类经济增长因素面前,制度所扮演的角色是,保证它们正常进行,以最大程度发挥作用。

  一个保护产权、法治良好,市场竞争完全的制度环境,能够保障其中的创新者、投资者,去获得创新、投资所带来的经济回报。

  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权力是被分享的,权利是被保障的,推导出来其经济结果更容易被分享的。

  作为个体本身,会更加愿意去进行创新与投资,同时,环境也会动员更多人进入市场,参与经济活动。每个细胞都动起来,整体也就动起来。

  道理很简单,一个不被赋予自由度和包容性的种植园奴隶,很难设想机器收割。

  一个原因是,机器收割会挤占掉自己的利益,更遑论为其提供额外的经济回报——机器只会为种植园主创收;另一个原因则是,繁重的劳动让其没有闲暇时间去思考创新。

  在诺奖得主们看来,历史同样证明了这一点。那些建立了包容性制度的国家或地区,更易于抓住工业革命的机会,而那些处于被“采掘”状态的原始富庶地区,则“无力”以整体姿态承接工业革命的洪流。

  因为所有的财富与权力,都掌握在精英手中。面对技术变革,精英们反而能利用手中已经拥有的资本,实现更高速增长的资本回报。

  比如,人工智能与自动化设备本身并不具备“好”或“坏”的性质,关键看人怎么用。

  阿西莫格鲁就提到,技术进步并不必然导致劳动与资本的分配不均,但如果技术进步偏向于取代人力,而不是增强人力,那么就会加剧收入不平等,出现行业或平台垄断的情况。

  所以,我们需要一种,确保技术进步或资本积累的成果能够被广泛分享的包容性制度框架,以实现总体向上的生活状态。

  从这个角度来看,制度几乎是人口数量、技术水平、地理位置等其他可能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垫脚石”。把石块堆起,国家或地区拥有了一条道路,让后续所有因素朝着某个方向驶去,长期繁荣或者短期繁荣。

  驾驶的汽车,总有惯性。汽车运行后,不是不可能踩下刹车,摆脱采取采掘性制度的机构以减少贫困,只是路径依赖会让改革显得非常困难。

  采掘性机构的特点是,少部分精英掌握了资源的分配权力,也掌握了最多的资源。在权力集中这一前提下,诺奖得主提到统治精英与民众之间存在彼此怀疑。

  只要精英依然在政治上占据高位,民众们就不会相信经济改革能够兑现共同受益的承诺——局势平静下来后,有可能回到往日的模式。除非民众有权力“剥夺”不信守经济承诺精英的高位。

  而本受益于原经济制度的统治精英们也不相信,民众会保障或补偿改革后的损失,会尝试先采取措施安抚受损阶层。

  于是,除非受损阶层拥有足够大的能量进行反抗,否则制度变迁总是很难发生。也就是说,制度变迁,并不由效率所主导。

  但受损阶层最终成功分享权力的案例也比比皆是,这一论证过程与西欧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吻合——当精英们无法应对革命威胁时,只能选择分享权力,建立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制度,保障个人财产权利,通过税收、社会保障体系等方式,缩小收入不平等。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形势,似乎我们所需要的,不过是一个更包容、更具“普遍分享性”的未来。

  本文来源于盐财经出自物流指闻 ,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你的观点

50%赞成
50%反对
中国零担物流首选品牌 广告广告

相关推荐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