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物流网2024-03-13
直辖市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省会城市是全省的经济中心,两者聚集了区域内乃至全国的政策、资金、人才等优势要素资源,对周边地区具有较强的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快递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通过快递数据可以反映出这些经济中心产业变化和作用发挥情况,主要采用快递业务量区域占比、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和经济总量区域占比等指标来进行观察分析。
从全国来看: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减弱,扩散效应加快
2023年,31个中心城市(注:含27个省会城市和4个直辖市,港澳台因缺乏对比数据暂时没有纳入分析范畴)经济总量合计完成39.7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5%,较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作用有所减弱。
2014-2023年,中心城市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累计下降1.8个百分点。2023年,31个中心城市快递业务量合计完成437.6亿件,占全国快递业务量的比重为33.1%,较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2014-2023年,中心城市的快递业务量占全国的比重快速下降,从2014年51.3%降至2023年的33.1%,累计下降了18.2个百分点。2020年以来,中心城市的快递业务量占比下降速度有所放缓,与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趋同。
2014-2023年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变化(万亿元,%)
快递业务量能反映实体经济,特别是生产运行的情况。从快递数据来看,中心城市的产业在持续外溢,向周边地区转移。2020年以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的速度有所加快,与周边城市的差距整体在缩小,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
2014-2023年中心城市快递业务量占全国的比重变化(亿件,%)
一是中心城市的房价高、租金高明显增加了实体经济的运行成本,挤压了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部分中心城市实施结构调整,“腾笼换鸟”加速了区域产业转移的步伐,特别是沿海向中部、中心城市向周边转移愈发明显。二是快递发展加速了消费线上化和生产数字化进程,推动了流通方式的迭代升级。快递渠道让生产直面消费者,生产企业纷纷触网,场地位置对生产的重要性下降,快递的便捷程度和价格水平成为生产的重要参考因素,快递在支撑产业转移和助力区域均等化发展的作用开始显现。
从直辖市来看:快递集聚水平与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密切相关
2014-2023年,北京和上海快递业务量占全国的比重快速下降,分别从2014年的8%和9.2%降至2023年的1.7%和2.8%,累计分别下降了6.3个百分点和6.4个百分点。重庆和天津快递业务量占全国的比重小幅调整,基本维持在1%左右。
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四个城市的消费水平较高,国内主要电商平台的区域仓储中心都集中在这些区域,因此剔除城市自身消费因素外,实质上四个直辖市对周边地区的产品输出能力在持续下降。四个直辖市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小幅下降,整体保持相对稳定,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变化幅度小于快递业务量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客观上反映了中心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区域间产业分工协作持续深化。
2014-2023年四个直辖市快递业务量占全国比重的变化(%)
产品输出能力下降与第二产业占GDP的比值下降高度相关,从四个直辖市第二产业占比变化来看,四个直辖市第二产业占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2014-2023年,天津、上海、重庆和北京第二产业分别下降了11.4个、9.6个、7.5个和4.4个百分点,扣除第二产业中总部经济等因素影响外,实际下降幅度应大于此。
2014-2023年四个直辖市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的变化(%)
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各大城市加快了产业升级的步伐,四个直辖市也在加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部分中低端产业开始向周边分流,产业的辐射能力有所下降。四个直辖市第二产业占比的变化与快递业务量占比的走势基本吻合,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转移会削弱迁出地的产业辐射作用。
2013-2023年四个直辖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变化(%)
分区域来看: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程度与快递集聚水平背离
2023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快递业务量占对应区域的快递业务量之和的比重分别为28.1%、41.6%和62.1%,均呈现快速下降趋势,三大区域内的城市发展差距持续缩小。其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集聚程度最高,占该区域的比重超过六成;其次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中心城市集聚度最低。
整体来看,快递集聚程度与经济发展程度存在逆相关关系,经济发展程度越高,中心城市的集聚程度较低,省内城市间发展越均衡。从变化的趋势来看,2014-2023年,东部、中部和西部省会城市快递业务量占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累计分别下降19.8个、18个和15.1个百分点。快递区域均等化程度都在改善,其中东部地区改善幅度大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改善幅度大于西部地区。
从三大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占比来看,中部中心城市占比较低,其次是东部,西部占比较高。2016年以来,三大经济地带省会城市经济总量占区域的比重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西部地区下降最快,其次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相对稳定。
2014-2023年三大经济地带省会城市快递业务量占区域比重的变化(%)
由此可见,东部和西部地区扩散效应较为明显,中心城市增速不及周边城市增长,但原因有差异,东部中心城市产业向中部城市和周边城市转移,周边城市增长较快,而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受到虹吸效应的影响吸引产业和人口等要素向中部地区转移。中部地区结构相对稳定,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受东部产业转移影响,集聚程度在加速,产业发展协调性较好。
“去中心化”“空心化”特征明显
快递对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在于降本增效提质,成本和效率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总体来看,中心城市产业基础较好,交通极为便利,快递运行的效率很高,通常是快递物流枢纽所在地。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土地、人力等生产要素的稀缺程度加深,要素价格持续上升,直接推高了产品的价格,甚至出现产品销售地价格低于产地价格的情况。
同时,周边城市的成本优势渐显,随着其电商和快递的发展,快递运行效率提升。中心城市电商、快递等要素开始向周边城市转移,随之带动了产业向周边转移。义乌市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通过电商快递发展,逐步培育出相对完整的产业生态体系。
低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逐步释放,成本竞争的优先地位进一步巩固。快递的“去中心化”反映了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比较优势的变化,快递网络全程全网实现了要素和产品的自由流动,有力支撑了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快递的“去中心化”将加速中心城市产业的“空心化”,中心城市第二产业转移后,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总体下降,但生产服务业快速发展,占比快速提升,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有所增强。因此,中心城市第二产业的“空心化”过程实际上也是产业在区域间合理分工和协作的过程,中心城市是总部经济和全球枢纽、产品研发地、展销地和出口地,周边城市成为产品生产地和发货地,区域间分工协作体系逐步形成。中心城市快递的“去中心化”推动产业间分工与协作,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区域均等化进程。
本文来源于物流时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