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物流网2023-02-23
近三年来,世界变局加快演变、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在持续影响着每一个个体。我们经历了社区团购的疯狂到冷静,看到了在疫情下,一些冷链B2B的企业陷入裁员、收缩、转型困局。生鲜冷链行业,从模式、资本到基础设施都面临正本清源,浮华褪尽,深入的研究思考、理清核心竞争能力,生鲜冷链产业和企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疫情终于散去,迎来春暖花开
疫情三年,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行业,都如同经历了一场生死的考验,也如同做了一次彻底的体检。
2018年8月份爆发的非洲猪瘟直接影响了中国人餐桌上动物蛋白的最重要来源--猪肉的供应,一开始我们也担心这个人类至今未彻底清除的非洲猪瘟病毒,会彻底击垮中国人主要的肉类来源。但随着疫情爆发带来的猪肉价格上涨在2021年1月中旬戛然而止,三年的涨幅,半年时间即跌落到底部,跌幅达到-74%。事实证明,非洲猪瘟发生后,养殖端建立的生物防疫体系提高了养殖费用,但头部上市公司的防控成本仅0.5元/斤左右,对成本的影响有限,长期来看,双疫情影响下的超级过山车般的价格波动将告一段落,暴富的机会或许短期内将不会再有。
疫情终究不会是常态,疫情更像是一次体检,对企业来讲,是对长远战略、现金流、人才和组织管理能力的一次体检。当疫情终结、春暖花开,产业终将回归理性,把握客观规律,依旧是生鲜冷链产业投资的关键。
1、政策务虚,企业向实
一方面是国家、部委为冷链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另外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民企对冷链产业跃跃欲试,很多省区出台了百万吨级的冷库建设规划,大量资金投入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但现实却是运营状态呈现出了冰火两重天的态势。2021年11月,《“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发布:到2025年,初步形成衔接产地销地、覆盖城市乡村、联通国内国际的冷链物流网络,基本建成符合我国国情和产业结构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冷链物流体系。2022年,下达2022年城乡冷链和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再次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等,让冷链进一步火起来。
国家的冷链相关政策本身发自宏观,是为提升国家整体的冷链产业发展水平,企业如错将国家宏观政策当作自身发展战略,错误在所难免。
笔者认为,中国冷链产业所面对的挑战,不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优不优的问题,且更多的是软实力提升的挑战,作为业内企业,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更需要认真分析市场竞争状况,务实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以免错误领会国家政策意图,导致决策失误。
2、时间抹平黑天鹅,猪肉稳则餐桌稳
2022年全球猪肉产量预计为1.246亿吨,较2021年增长1.8%。全球猪肉产产量增长主要是受2022年上半年中国生猪产能恢复、生猪屠宰大幅增加的影响,中国猪肉产量约占全球猪肉产量的46%。2022年全球猪肉出口总量预计达到1130万吨,较上年下降11.3%。主要原因是中国非洲猪瘟疫情控制、猪肉价格下降导致的中国猪肉进口量预计将下降近45%、猪肉进口量不超过270万吨,尽管远低于2020年45%的水平,但仍占全球猪肉贸易的24%。猪肉是我国居民最主要的副食品,猪肉消费长期占居民肉类消费比重60%以上。
因此,研究生鲜冷链,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猪肉都是毫无争议的焦点,“非洲猪瘟”叠加“猪周期”,今天非洲猪瘟对整个行业的影响依然存在,但却成为新常态、继续猪周期,非洲猪瘟也淡出视野,中国人的餐桌稳了。
3、冷链进口下滑,疫情泡沫出清
2022全年,中国大陆累计进口肉类740万吨,同比下滑197万吨,降幅达21%,这是继2021年进口下滑后的进一步下滑,并非意味着不看好,在笔者看来,是在出清黑天鹅带来的乌云。2020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5万亩,粮食总产量1.339万亿斤,我国人均粮食刚刚达到470公斤,与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耗粮食800公斤时粮食需求才基本稳定相比,我国粮食安全处于“高难度、低水平、弱安全,吃饱没问题、吃好要进口,平时没问题、战时有风险”的状态,因此粮食安全这根弦永远不能松。
2022年进口肉类740万吨(屠宰后净肉),按相应品类料肉比、出肉率计算,相当于再造了9000万亩以上土地。因此,以进口肉代替进口粮食是确保国内土地满足主粮供给以及百姓日益增长的肉类消费升级需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国家战略。从2022年12月份开始,全国各地陆续取消进口冷链食品核酸消杀、检测、监管仓,疫情期间严格的进口冻品管制戛然而止,政策的变化,将降低进口成本,有力推动进口产品消费的复苏和回暖,推动行业进入良性循环。
冷链,作为推动全球农业资源配置的关键技术,笔者坚持看好进口冷链,通过海洋、港口、冷链将全球优质农产品供到中国百姓餐桌。
4、物流资产受重视,进入2.0时代2021年是我国公募REITs发行元年,2021年6月21日,国内首批基础设施公募REITs迎来上市首秀,其中底层资产为仓储物流资产的两支:盐港REIT、普洛斯REIT。2023年初,首单民企仓储物流REITs——嘉实京东仓储基础设施REIT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对于仓储物流行业,周期性风险难以避免,但是仓储物流本身又很大程度上是服务民生保障的刚需,所以抗周期性也十分明显,特别是在疫情背景下,写字楼、综合体、酒店等资产都受到较大影响,物流资产优越的抗跌性脱颖而出,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认可。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REITs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物流地产已从地产类的另类资产逐渐转变为核心资产,政策上、理论上的市场前景都一路向好。但由于行业内大部分还是以仓库开发+招租思维,在宏观向好的时候,可以跑的很快,但同时也会掩盖很多问题。
一方面,由于对用户粘性有限,政府需要的产值、税收现有高标仓模式很难满足,另一方面,随着部分城市的供应量增加,出租率受到挑战。情绪会传染、蔓延,物流地产开发企业不约而同的放缓了二线城市的项目开发节奏。
笔者认为:以资金+城镇化为机会的物流地产1.0时代已经结束,物流作为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动脉系统依然具有强大的需求,物流地产的开发,从1.0的开发时代逐渐向2.0的运营时代迈进,这意味着以运营为导向的物流地产时代来临,物流地产“躺着”赚钱的阶段结束了。
冷链,作为物流地产顶端的明珠,收益高于传统高标仓,受到了不少投资机构的关注,从2017年开始,国内逐渐兴起一股以传统高标仓模式建设冷库的风,大部分入局企业也是简单效仿高标仓的招租式运营,门槛并不高,在社区团购、电商平台等行业收缩、冷库供应量增加的背景下,部分城市项目空置严重,缺乏持续发展能力。笔者坚定的认为:风险与收益,从来都是相向而行,化解风险的唯一手段,是高质量的运营。
笔者根据产业现状,将运营能力分成三六九,从招租、到库内管理到产业链赋能,是产业运营能力的三个阶段,代表了从被动到主动的变化。有产业链赋能能力冷链地产企业,在政府税收、开发强度、冷链租金和较高出租率的支撑下,将破解拿地难、土地价格上涨的难题,有望在下一轮的竞争中胜出。
5、“预制菜”暴热?长期看好持续中热
互联网时代刚到来的时候,由于所有东西都是新的、过去没有人干过的,所以发现赛道和需求的能力很重要,谁先找到,拿到钱,就有机会实现从0-1。
2023年,预制菜大火,似乎需求、赛道都摆着这里,但能否复制互联网的模式?谁能笑到最后?没有过往积累,经验,和资源的预制菜创业者,能成功吗?带着这两个问题,笔者回顾了自2015年以来,关注预制菜的心路历程:
预制菜到底是什么呢?首先,笔者认为预制菜这个概念,更像是媒体取的一个容易抓住眼球的名字,但很不准确、很狭义。中餐,本身的多元化,就已经让食材供应链无比复杂,请问,火锅丸子,是不是菜,手抓饼是主食?实际上,火锅料作为品类统称,一直很业内定义企业的一种方式,目前预制菜企业市值龙头安井,在N年前,业内就把安井称之为火锅料企业。西餐烘焙加入后,则进一步复杂,牛排是主食,还是菜?因此,笔者认为,用:“预制食材”这个名字更能精准定义行业,食材则涵盖了传统中餐的菜、点心、主食及西餐、烘焙的各种风格、形态的食材。
精准的定义,是了解行业的开始,否则,我们就被一道“酸菜鱼”蒙蔽了双眼。从2015年开始,笔者就持续关注预制食材的发展,从火锅食材进入行业的安井,到中国预制点心的开山鼻祖屏荣食品,再到为“4000”家星级酒店提供高品质港式面点的乐肴居,总结预制食材领域成功的企业,无一不是多年专注、团队优秀、顺势而为的企业。
笔者认为:「预制菜」这个风口的难度要强于之前所有所谓的“风口”,尤其是食品领域,不是造火箭飞机的高科技行业,看似门槛不高,但想要做大做强,积累是最大的挑战,时间是最大的资本,根本没可能当下布局、迅速变现。
风靡全国的湘菜背后,是湖南数百家为湘菜服务的预制食材企业,在预制菜这个名字没有流行之前,在行业内称之为“酒店菜”。而预制菜的再次火爆则来源于各类餐饮、生鲜零售头部玩家直接售与C端用户的举动,且资本和媒体进一步让市场火热和供给端爆发。
笔者认为:B端厨房工业化来自于降成本和提效率的要求,C端预制菜对生活方式的变革,则是长期、缓慢变化的过程,虽然疫情期间培养的居家做饭习惯有利于促进预制菜崛起,但谈爆发为时尚早,但可预期赛道将长期中热,值得长周期投入。在预制食材领域,以快消品方式打造品牌溢价并不是真正的“解题钥匙”,从原料到终端整合高效的供应链、实现“好吃、便宜、方便、安全”的朴素标准,实现前端与后端规模效应的双向螺旋,实现线上、线下两张网,B端+C端互相补充,才是立足的不二法则。
因此关注预制食材,不能空谈赛道、风口,要看自己、团队的禀赋。预制食材赛道,你不做个五六年,很难摸不透里面的弯弯绕绕,和你智商高不高,有没有钱几乎没有关系。同时今天大部分机会都是产业+互联网的,而产业在互联网之前,故对产业足够【谦卑】、【专注】、【深耕】的团队,更有机会。
潮水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6、社区团购犹在,短视频风起云涌
从2020年的火热,到2021年踏入深水区,社区团购的发展经历了过山车,严监管、淘汰赛、大洗牌等剧烈变化让行业从业者始料未及,在2022年社区团购步入了发展拐点。
在社区团购火热的2020年,笔者通过长期的观察、研究认为:作为一种商业模式,社区团购本质是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支撑下社会供应链+物流系统+团长的组合系统,是一种去中心化、重运营的电商模式,正因为去中心化和重运营,滴滴、美团、拼多多等企业才能在短时间内杀入,随着时间来到2022年,留在牌桌上的资本团,如兴盛优选、美团和多多等,经营方式从资本经营转向商业经营,通过关停并转,优化提效,由过度追求GMV转向止损、追求利润。
在资本团遇到发展困境,实际遇到管理困境的时候,区域社区团购平台迎来了第三次繁荣期,生存进化出地方团、团批、团店等细分模式,长沙知花知果作为很早的一批地方团,创始人蔡世龙带领知花知果不断夯实供应链、仓配及团长运营基本功,并不断优化各个运营管理节点,从帮扶独家团长,到创新做团店,布局知花驿站,背后都蕴含着创始人独到的行业认知。
社区团购的进化,验证了笔者的观点:社区团购既然是一道大风口,就不可能稍纵即逝,作为一种商业模式,社区团购会成为今天类似于商超的商业模式,不可能被某几个巨头所垄断,更多的企业依然有享受社区团购商业模式红利的机会。
笔者长期看好社区团购赛道:社区团购是在大量完善的高密度人口小区、高效完整的物流配送系统以及已养成的全民电商习惯的基础上衍生出的迭代产物,已经成为中国生鲜冷链零售的新基础设施,社区团购的2022,分化与创新贯穿始终,当一个行业持续分化,意味着成熟度越来越高,从供应商、平台到团长,都呈现出多元细分的局面。社区团购,以及生鲜、冷冻食品、预制食材,为一日三餐而生,必将生生不息,风口与风口的叠加,必将诞生新模式。
风口犹在,新风又来!
2022年,援引抖音内部数据人士的话说,2022 年抖音GMV达到 1.41 万亿元,同比增长 76%。实现电商万亿级GMV,阿里巴巴和京东各用了10年和13年,拼多多花了不到5年,而抖音把这个过程压缩成2年。上述数据的背后,是抖音DAU日活用户量级超7亿,国内人均日使用时长高达140分钟,这让短视频成为重要的内容形式之一,巨大的流量为抖音电商迅速破万亿GMV成为可能。
笔者一直追踪新经济对传统产业的深刻影响,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传统电商到社交电商,从移动社交到社区团购,中国相对弱小散乱的传统产业尚未开始并购整合,互联网的技术浪潮席卷而来,从而导致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与我们很多专家学者对标的美国经济,形成巨大的差别。
在过去三年,笔者持续跟踪以抖音为代表的AI+短视频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从2020年疫情爆发后的泥沙俱下,到2021年后逐渐步入健康发展阶段,大量传统企业入局,到2022年抖音GMV突破万亿关口,我们拜访、调研了大量传统企业和新经济企业,经研究后,我们认为:
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已经是社会的基础设施作用类似于90年代的有线电视网,由于A I驱动,使得短视频平台的已经成为社会的超级基础设施。抖音为代表的AI+短视频,是从2020年开始,到2030年,十年跨度范围内,唯一的对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变革的新模式,其作用大于百度、淘宝,对社会变革的影响,甚于5G商用。
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普通百姓,需要重新认识抖音:抖音不是洪水猛兽,抖音是什么可以由用户自定义,抖音可以是---学校、娱乐场所、步行街......几乎是现实世界的镜像。企业入局抖音已经不具备野蛮自然生长的发展机会,十有八九的新入局者是阶段性陪跑者、炮灰,最终无疾而终。
短视频学校(教育用户)+步行街模式(电商)的有效结合,将冲击中国传统的小散乱、低效、给用户带来极差体验的传统商业模式(建材装修为例),任何行业,都可以用抖音重做一遍。
以上五个商业判断,对政府监管、企业、个体,均是巨大的挑战,机遇与风险并存。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笔者将持续夯实自身的短视频驾驭能力,并结合项目运营,持续为入驻企业赋能。
7、生鲜B2B平台遭遇困境,传统经销商持续迭代
生鲜B2B是个大生意,但也是个难生意。
据公开资料,美菜网成立于2014年,为生鲜食品供应链服务平台,提供餐饮食材采购服务予中国近1000万家蔬菜店铺及餐厅。自成立以来,美菜网一直是资本眼中的“明星企业”。短短四年间,完成8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近百亿,投资方包括顺为资本、真格基金、高瓴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
烧完几十亿元融资后,2021年9月份美菜网爆出关停了部分城市服务,开始大区合并,开启了持续性裁员;2022年初,美菜网再次传出了总部搬迁、裁员仍在继续的消息。生鲜B2B的另外一个玩家有菜平台,也于2021年5月20号停止运营。
互联网、资本、产业,多重要素叠加,却无法完成平台搭建,不得不让我们深思!笔者一直持续跟踪、研究生鲜B2B平台模式对行业的影响,笔者认为:中国食材市场种类多样化,烧烤、茶饮等细分食材异军突起。由于餐饮食材的多样性,食材种类极其丰富,产业链细化程度极高!美菜的商业模式也是服务中小客户,但解决十万+级的SKU供应链管理的挑战,绝非技术、商业模式的问题!光解决自营模式的采购反腐败问题,皆可难倒众僧,因此国内众多对标Sysco均没有真正研究透彻Sysco的商业模式。而中国也有特色的应对方法,既然一家批发商并不能满足各类小b的需求,那就多来点,不同类型的批发商汇集成批发市场,批发商之间互为对方库存,这就解决了SKU不足的问题。
其次,在众多食材中,生鲜果蔬供应链管理为管理难点中的难点,由于生鲜果蔬的非标、保鲜周期短、计划性差,导致价格波动明显,一天涨跌幅达到50%也不奇怪,这种市场的交易操作,与期货市场的难度相比,只会更难,这恐怕是绝大多数的生鲜创业者忽略的问题。
或许,美菜的商业逻辑一开始就理想化了……生鲜B2B平台涌现、资本驱动的社区团购兴起、团膳的崛起,均未改变生鲜冷链的基本逻辑:行业里见招拆招,专注品类,不断迭代自身思维,拥抱变化的优秀就业者,将始终是生鲜行业的赢家。
8、KA商超红利散尽,价值时代来临
零售企业步步高2023年1月15日晚间公告,步步高集团拟将所持公司8639.04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0%),以协议转让方式转让给湘潭产投投资,湘潭市国资委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王填”时代落幕。
步步高落幕,并不是毫无征兆,早在2019年,笔者便研究后了步步高与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在2018年的经营表现:
步步高,作为多年的“中国零售百强”,素有“零售西南王”的美誉,但在未受到电商、社区团购冲击的2018年,其经营表现在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面前,只能用惨淡来形容:从门店数量为沃尔玛的4.21%,仅为0.58%;惨的是,沃尔玛的单店营业额,是步步高的7.2倍;更惨的是,沃尔玛的单店利润, 是步步高的16.5倍。
为什么在中国,已经上市、能称之为优秀的零售企业,跟国际领先同行对比,竟然不堪一击?(这里,可能很多人会认为,国内的沃尔玛也做的不咋地,我也认为不咋地,但要看全球沃尔玛的表现才能代表沃尔玛)。
不仅仅是步步高陷入困境,根据上市公司业绩通告,多家超市也预计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2022年步步高年度业绩预告亏损额最高或达19.5亿元,这一亏损额甚至超过步步高在2012年-2021年十年间实现的利润总和、永辉超市2022前三季度净亏损8.87亿元、人人乐2022年前三季度亏损4.16亿……
从面上来看,疫情、社区团购崛起都是导致超市出现经营业绩下滑的因素,但从笔者看来:社区生鲜、KA商超等传统零售业技术进步比较有限,在30年以上的发展历程中,几乎躺赢,赚取了中国改革开放、消费者需求崛起的第一波红利,但自身经营能力却未及时提升,更多的是商品的倒买倒卖,所谓的供应链管理,更多停留在口号层面,实则并没有给消费者提供更高价值的服务,被消费者抛弃,只是时间的问题。
未来,逐步应用新技术与新方式、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是必然趋势。社区团购、抖音电商这样的搅局者,可能会加速传统零售的自我调整,或者说,它们就是未来的传统零售模式。
写在最后
疫情、肉类进口、B2B、生鲜电商、抖音、社区团购、商超等关键词,都是生鲜产业从业者关注的核心,以上八点也是笔者对近两三年来对生鲜冷链行业上述关键词的思考,也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
三年下来,其中很多观点与多年前笔者在进行云冷1号项目定位时的观点一致,在与新冠病毒斗争的三年时间里,猪肉行情又经历了一轮超级过山车,叠加社区团购模式的疯狂、冷静,抖音全域电商的崛起,浮华生鲜冷链产业正在经历一次百年巨变,整个生鲜冷链系统正在发生化学反应,创新已成为生鲜冷链发展的核心关键词,但同时也涌现很多概念和泡沫,但创新的基础仍然是对产业的深入研究。
浮华褪尽,未来已至,接下来的这个时代一定是好人赚钱的时代,核心一定是“专业精神、长期主义、战略思维”。
本文来源于物流沙龙,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