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网站地图

广告 广告

•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物流那些事 >正文
  • 阅读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年中盘点,新能源物流车行业没有赢家?

  从今年已公开的销量数据来看,2024年1-4月新能源物流车累计销量111839辆(不含物流重卡、皮卡),同比增长94.15%。车卖得更多了,为何经销运营商大多直呼“没赚到钱”,甚至喊亏了?是富不露财,还是另有苦衷?本文尝试带大家一起盘点上半年行业都没挣钱,钱去哪儿了。

  没有赢家的“年中答卷”?

  “今年严重亏损,生意太差,现在偌大的店面只剩我和财务了。”重庆一新能源物流车经销运营商表示,近年重庆市场频发“套路运”“套路贷”等乱象,严重破坏了当地行业商誉,生意越来越难做。特别是最近重庆警方将高薪招聘卖/租车等行业乱象定性为“诈骗”,予以重拳打击,市场变得更难。

  该经销运营商表示,潜在的新客户不知如何分辨不法商家和合规商家,在心智上给整个新能源物流车经销运营商都贴上负面标签。“潜在客户无法转化为增量客户,而存量客户对我们黏度较高,我们深思熟虑后不得不缩减销售团队,先让自己活下去。”

  数据显示,今年1-4月重庆市新能源物流车销量确实大不如前,不仅连续4个月无缘城市销量榜前三,且仅3月排进TOP10。而2023年以前,重庆是城市销量榜TOP3常客。

  依旧稳居全国城市销量榜第一的深圳,本地新能源物流车经销运营商表示,今年销量保持增长,但“亏损是常态”。主要原因是受价格战影响,无论是批发还是零售,利润被大幅压缩,进入了薄利时代。“批发给二网保持2000元/辆毛利,零售保持5000元/辆毛利,就不会亏本。但遇到金融和保险兜底的潜在风险的话,大多数经销运营商大概率会亏本。”

  通过调查采访,如果下半年行情无法得到改善,单纯靠租售业务,今年会有近8成新能源物流车经销运营商没钱赚。那么,新能源物流车主机厂是否赚到钱?答案也不尽如人意。

  据经济观察报最新报道,2023年15家A股和港股上市车企普遍存在增收不增利问题。受价格战愈演愈烈影响,今年一季度9家A股上市整车企业业绩表现出更明显的分化现象。即使整个集团盈利,新能源商用车也是集团扶持的业务板块。

  货运平台和终端司机的日子也不好过。从2023年头部货运平台财报来看,仅仍在冲击港股IPO的货拉拉扭亏为盈,而大多司机则表示运价愈来愈低,单越来越难抢,“赚的钱除去车租或车贷,所剩不多。”

  灵魂拷问:钱去哪儿了?

  新能源物流车一直保持高速发展,主机厂、经销运营商、货运平台和司机均喊“日子难过”,不禁要问:钱都去哪儿了?

  众所周知,新能源物流车行业也有过“遍地是钱”的高光时刻。在国补和地补拉满的发展阶段,虽然车是油改电,但是每卖出一台车经销运营商不仅有不错的利润,还有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的高额返点。主机厂每年光靠国补和地补,都能活得比较滋润。而货运司机也受益于网络货运平台补贴大战,吃了不少红利。

  随着网络或云平台补贴战结束,新能源汽车国补和地补退坡、退出,2023年新能源物流车行业也加速进入了市场驱动发展阶段。内卷成为近两年的最大的特点,特别是进入2024年肇始于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价格战愈演愈烈,钱越来越难挣。

  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随着行业内卷和竞争的加剧,主机厂投入到产品正向开发、营销、售后服务体系升级、新车公告等方面的钱越来越多。头部新能源物流车企业为了保证供应链安全和掌握供应链成本控制优势,也加大了核心三电自给自足的投入。同时,为应对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商业逻辑变革带来的挑战,主机厂在运营模式创新方面的投入也加大力度,例如亲自下场做运营和运力。

  对于新能源物流车经销运营商而言,压力来自两方面,一是行业内卷加剧叠加网络货运平台车多货少和运价下降影响,车越来越难卖/租;二是带货卖车、以租代购这些营销模式被“套路贷”“套路运”甚至骗保等乱象影响,在金融和保险方面压力越来越大。这两方面的压力,造成经销运营商极大的隐性成本的沉没。

  深圳一新能源物流车经销运营商透露,目前经销运营商的成本主要有:房租水电成本占比35%,人工成本55%左右,剩下的10%为推广引流成本。而前两年有库存车的还要承担在价格战下车辆贬值的亏损和场地成本。

  事实上,近两年在整个新能源物流车产业链中也有两个链条上的企业挣到了钱。新能源经销运营商是这样总结的:“早些年给动力电池企业打工,这两年给金融和保险打工。”

  如何破局?

  想必新能源物流车行业人士最关切的问题是:行业如此卷,如何破局挣到钱?

  目前整个新能源物流车产业链进入薄利时代,钱越来越难挣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集中度仍然较低,导致僧多粥少。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物流车共计卖了27.7万辆(不含新能源重卡、皮卡),有销量的生产企业却达86家(按总公司计算),平均每家车企全年销量仅有2995辆。

  2024年的价格战只是开始,随着内卷和竞争的持续加剧,行业将进入更为残酷的洗牌期,市场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最终“剩者为王”。这基本上成为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共识。

  在近日举行的“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行业大佬纷纷就“中国汽车卷价格,还是卷价值”展开唇枪舌剑的讨论。从他们的观点中,行业或许能找到“如何破局”这个问题的答案。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表示,企业的目的是盈利,通过交税和解决就业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为了眼前利益去卷,汽车企业没有效益、没钱赚,到处裁员。他认为,汽车企业要有大格局,坚持长期主义战略。

  比亚迪集团董事长王传福则认为,卷是一种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只有竞争才能实现行业繁荣,“不必焦虑”。他表示,所有的企业家都要拥抱和参与卷,拥抱竞争,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为国家做贡献,撑起中国品牌,打造世界级品牌。

  在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看来,新竞争行业卷出新高度,卷是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常过程,是行业快速回归良性竞争的最好方式,卷本身就意味着追求卓越,会卷出中国品牌的新高度,卷出用户利益的最大化,为用户真正创造价值。未来十年必将有更多中国品牌,卷成世界级品牌。

  不难看出,卷不会因为大家“赚不到钱”而停止,拼价值才是决胜新能源汽车下半场的关键。这也是行业破局的必经之路。

  事实上,无论是新能源物流车主机厂,还是经销运营商都着力创造用户价值提高“生存率”。近日,零米轻卡负责人接受采访时透露,零米轻卡将带领合作伙伴疯狂创造客户价值,一起挣钱。深圳实力雄厚的经销运营商也加大后市场布局,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

  结语

  上半年即将过去,虽然大多数受访的新能源物流车经销运营商和司机均表示今年没挣到钱,但是信心不能丢。正所谓,往者不可追,来者尤可谏。下半年,多在创造用客户价值上做加法,拓展利润增长点,还来得及。毕竟,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本文来源于电车资源出自物流时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关键词: 物流,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