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引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九州物流网2024-05-08

      近日,财政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简称《通知》),指明了今后3年推进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的实施路径,对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转变观念,深刻认识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内涵

  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深度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新技术,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智慧扩容、安全增效、产业融合,实现交通运输行业流程再造、系统重塑、制度重构的过程。

  一是跳出“基建”,强调交通建设模式的适应性转变。近年来,各地实施了一批智慧公路、智慧航道等试点示范项目,但大多依托新建、改扩建土建工程实施,规模大、需求强、数字化显性效益好的在役设施数字化投入普遍不足。从前期调研看,试点示范项目还存在“重建设、轻运维,重硬件、轻软件,重技术、轻机制”的三重三轻问题,缺乏对需求、场景、建设、运维、机制全链条闭环的统筹谋划、系统创新。因此,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要摆脱传统基建思维,改变以往依靠高投入推动基础设施通行能力提升的模式,通过数据赋能,以较小资金和资源投入撬动交通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安全和服务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是突出“转型”,强调流程规则的革命性重塑。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利用新技术、建立新标准、优化新流程、改革新机制,往往涉及多部门、多主体、多环节,使得广大交通基础设施运营企业、管理机构“不敢转、不会转”。有些地方引进外地的成功建设经验,但受到本地体制机制壁垒没有破除等约束,导致“难落地、转不动”。因此,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重点要突出“转”,需要数字技术创新和组织方式变革共同发力,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推动交通运输行业流程再造、系统重塑、制度重构,形成交通基础设施管理服务的新模式新形态。

  三是注重“融合”,强调基础设施质态的结构性改变。交通基础设施是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共设施。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提升社会公众使用体验成为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不能做数字技术的简单叠加,不能上来就做机电系统设计,而是要从社会大众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场景为牵引,推动跨界融合,打破产业边界,实现数据技术产品、应用范式、商业模式和制度机制协同创新,使我国庞大的交通基础设施在融入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后,具备新功能、呈现新形态,引领高质量发展。

  系统布局,推进“6轴7廊8通道”一体化提升

  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特征明显,全网一体化畅通才能充分发挥效益优势。近年来的智慧公路、智慧航道建设项目多采用分段或单点建设,分布较为零散,缺乏对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大通道和区域路网的统筹布局和系统推进,应用场景众多且“碎片化”,不利于数字化、智能化效应的充分发挥,难以形成同质化、一体化的公众服务体验。


  我国公路、水路基础设施体量大,运行方式比较传统,相较于铁路、民航、邮政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升级改造任务较为迫切和繁重。同时,随着交通运输需求快速增长,我国公路、水路部分路段能力饱和状态加剧。基于2022年年底相关数据统计,日均服务水平在四级、五级、六级的繁忙国家高速公路里程约为1.7万公里,约占通车里程的14%;繁忙普通国道里程约为7.5万公里,约占通车里程的23%;四级及以上重要国家高等级航道约1.6万公里,约占规划总里程的64%。行业亟需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解决繁忙路段和重要航段存在的效率、安全、服务等方面问题。

  目前,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空间布局已基本完成,路线里程超过26万公里,建成率约90%,是我国交通运输强度最大的骨干网络。因此,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将聚焦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6轴7廊8通道”主骨架以及国家区域重大战略范围内的国家公路和国家高等级航道,以在役基础设施为重点,选择公众需求迫切、交通问题突出的繁忙通道及网络实施,从而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通行效率、安全保障和治理水平,扩大多样化高品质的服务供给。

  协同推进,抓好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工作

  一是抓好场景规模化应用。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聚焦小切口,以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应用场景为牵引,以需定建,协同推进数字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加快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的规模化网络化落地应用,增强一体化、连续性服务体验。一方面,围绕公共服务升级,推动基础设施智慧扩容,加快关键节点智慧通行服务、干线通道主动管控和一张网服务新模式等成熟场景应用,推动点、线、面一体联动和区域有效协同,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通行效率。另一方面,围绕行业管理提升,推动基础设施安全增效,推进实施数字化管养系统、运行监测预警平台、数字治超及大件运输全链条监管系统、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等建设,提高交通安全应急能力和行业治理水平。

  二是抓好数据赋能增值。充分发挥数据生产要素作用,将数据从哪来、到哪去、能干什么、如何利用数据赋能等,作为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主线。一方面,加强交通数据资源的有效采集、汇聚、整合,构筑标准统一、分层解耦、融合集成的数字底座,推动基础数据在不同业务环节有效传递共享,统筹应用场景融合创新与集约运行。另一方面,探索建立“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授权使用机制、市场化流通机制等,促进数据多场景应用、多主体复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三是抓好体制机制创新。数字化转型是一次根本性变革, 本质上是对原有组织规则、业务规则、信息传递规则的打破,要求体制机制进行适应性革新。健全交通、公安、气象、应急、数据、自然资源等部门间多方协同联动管理和服务机制,探索建立与数字化转型升级相适应的治理模式,为主动交通管控、恶劣天气通行等创新场景落地提供机制保障。健全公路、水路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机制,打通项目立项、设计、施工、验收、运维全过程业务协同管理的数据链条,为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维养和长期服务提供基础保障。此外,要未雨绸缪,加快建立适应大规模数字化设施设备的运维保障机制和安全防护体系。

  四是抓好产业生态培育。充分发挥交通运输超大规模基础设施网络、丰富应用场景和海量数据资源优势,积极推动实施跨领域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开展车路云一体化和船岸云一体化试点,为战略新兴产业规模应用、融合创新提供“土壤”。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支撑作用,以产业链为纽带,鼓励商业模式创新,积极培育智慧交通运营商,助力人工智能、车路协同等数字技术产品落地成熟,支撑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慧交通产业集群。

  本文来源于物流时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你的观点

50%赞成
50%反对
中国零担物流首选品牌 广告广告

相关推荐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