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物流网2024-08-19
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流通体制,加快发展物联网,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更早一些时候,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出,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并强调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连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能显著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为积极响应国家要求,各大物流企业需要不断探索降本增效新路径。
▍老题新解,找准降本“关键点”
202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为14.4%,较上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单位GDP物流费用的下降,反映出我国经济运行效率的不断提升,但这一数字较欧美国家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因此,降低物流成本,对推动经济增长具有广阔的潜力和巨大的战略价值。换言之,降低物流成本就是在为实体经济疏通“筋络”。
降本应建立在提质增效基础上
物流业降本增效,早已不是新课题。
今年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出,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并强调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会议指出,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连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日前,《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更是明确提出,完善流通体制,加快发展物联网,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前不久,十堰发布十项举措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最高奖励200万元;浙江正以宁波舟山港为试点,探索实施干线集装箱船舶交通组织一体化的“海上快线”计划,促进海运物流降本增效;湖南近日印发《湖南省高效办成大件运输实施方案》,优化大件运输营商环境,助推大件物流降本增效……这一系列的动作意味着各地都在出真招“降本”,挖潜能“增效”。只是老题新解,物流业降本的“关键点”在哪里?
在日日顺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于贞超看来,降物流成本不是简单的降全要素价格。首先要从宏观上摆脱认知误区——中国物流费用GDP比例高等于中国物流成本高。从行业角度来看,要正视外在表现,中国物流行业整体卷出的“高性价比”遥遥领先于欧美;从企业角度来看,要由内而外进行企业自身的“调结构”,需要找出全流程成本短板、降低企业运营损耗、提升方案产品毛利。
而在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汪鸣看来,由于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创新性作用,抓好并落实和做好相关工作,就必须跳出既有降本思维,建立供应链全链条和产业链全谱系的模式创新,向质量要效益、向效率要效益,使降本建立在增效提质的基础上。
汪鸣指出,为更好服务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流通体系,物流降本增效成为一项具有培育新质生产力特征的重要工作,涉及多领域、多环节、多部门、多区域,需要做好统筹,以推进现代物流体系高质量建设发展和运输结构不断优化。同时,也需把握好物流降本增效近期需要解决的突出性问题和远期需要取得突破的结构性问题,统筹好突出问题与突破问题的发展关系,以强化技术创新应用和价值创造场景为双动力,进而针对性补强物流降本增效制度性、结构性、技术性、场景性短板弱项,打造网络化、高效化服务组织能力强的现代物流企业体系,做好物流降本增效服务现代化建设这篇“大文章”。
物流体系需做“加法”
当下,数智化是物流业发展的新引擎,绿色化是行业发展的新航道,两者融合发展不仅是现代物流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方向,也是落地行业提质增效降本的重要抓手。推进数智化深度融合绿色化,应加快推动两者在发展战略上的有机衔接、在发展模式上的高度匹配,以及在规划方案上的密切配合。
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首席专家徐祖远建议,物流业亟须借助绿色可持续与数智化新动能,在未来的物流体系中做一些“加法”。
加一点“硬件”。各方应继续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下沉物流网络的同时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生产、仓储、配送等各个环节;继续推进和加强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搭建以现代化物流硬件基础设施为基础的“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吸引更多产业转移和新兴产业的集聚。
加一点“智慧”。智慧物流与大数据、云计算的技术关系紧密,物流企业应加大投入,以先进信息技术为依托,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积极拓宽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电子商务、平台经济等领域的产品研发和应用场景的推广,不断提升流通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
加一点“绿色”。绿色是物流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物流业需要积极践行低碳发展理念,持续用“新”赋能绿色物流,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平台,有效整合人、车、货,打造物流网络服务体系,持续推进物流运输向“绿”、向“新”发展。
加一点“服务”。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物流已从附属服务转变为提高制造企业市场竞争力、降低成本、挖掘利润空间的重要方面。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动融合发展,未来将成为构建高效顺畅的现代流通体系的发力点。
加一点“拓展”。需要加强物流行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深度参与电子单证、无纸贸易、电子交易等方面的国际标准与规则制定,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拿出中国方案,为中国物流业在全球化网络中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一些“加法”,变化万千;量变叠加,遂成质变。目前,国内许多领军企业已经先行先试,开启了绿色数智化转型之路。
中国中车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副总裁林存增透露,中国中车与各物流企业共同开展多式联运和“最后一公里”交付方案研究。以多式联运为例,中国中车成功研制了公铁一体车、港口智能装卸设备等,着力构建“平台+网络+装备+服务”的多式联运物流技术体系,打通“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融合“铁路长距离运输+公路灵活机动”双优势,实现货物“门到门”运输。同时,中国中车还针对包装、仓储、装卸、转运等全链条物流装备进行前沿技术研发,推进新能源商务车、光伏储能技术、数智化技术与物流场景深度结合,形成“中车速度+物流服务”的相互赋能与优势互补,不断深化服务能力、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李世础认为,数智赋能、绿色发展、全链服务是发展物流的新质生产力。而推进数字转型、提升对供应链赋能能力,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提升对供应链协同能力,畅通枢纽通道网络、提升对供应链的响应能力,是打造韧性供应链的新实践。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中国外运扎实推进全面数字化转型,锚定“新型承运人”模式强化运力掌控,以客户洞察和商机管理为抓手建立战略营销体系,聚焦“场景+科技”“客户+科技”不断提升智慧物流服务水平,强化发展韧性,实现“运世界”。
东航物流则以进口生鲜为切入点,带动航空冷链业务发展;以做精做优产品为着力点,促进跨境电商物流业务发展;以服务转型业务客户需求为落脚点,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以打造绿色物流为关键点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资料显示,5月28日,东航冷链物流(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正式揭牌成立,其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中国东航航线和机场口岸优势,畅通中国生产的医药制品、高端制造等温控货物出海之路。
▍探索新路径,打好提质降本增效“新算盘”
当前,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正呈现多元化布局、区域化合作、绿色化转型、数字化加速的态势。而立足新发展阶段,助力产业振兴与经济发展,物流高质量发展需要迅速转变发展方式,并在提质、增效、降本等方面下功夫。在找到关键点后,企业又将如何打好提质降本增效“新算盘”?
数智并进
脱胎于美的集团的安得智联,是一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端到端数智化供应链解决方案的物流科技企业。对外输出独具特色的“1+3”供应链服务模型,“1”是指“全链路”,“3”是指“生产物流、一盘货、送装一体”,能为客户提供从原材料到工厂到成品,从成品下线到分销门店/2C的全链路、一体化的专业供应链服务。
安得智联苏沪区总经理王志刚表示,在生产物流领域,安得智联承接了美的集团灯塔工厂产前供应链变革项目,在变革实践中持续推进智能制造与数智物流深度融合的实践,沉淀形成可复制落地的“灯塔工厂数字化解决方案”,并于2021年入选国家发改委两业深度融合案例。截至目前,安得智联已经以“灯塔工厂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近1500家制造型企业。
青岛机场也逐步展开关于航空物流数智化建设及应用探索。据青岛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锡涛介绍,在平台搭建方面,青岛机场翼关行物流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建立相对完善的单证电子化货物标识管理、货物跟踪、货物运输管理以及数字货物、数字化货运、数字化统一分析等功能,叠加数字孪生分析,可为航线投发、政策支持、市场拓展提供多方面的决策依据。在超级货站建设方面,青岛机场还充分运用了车载定位系统、车内监控系统,实现了驳运车辆全程运输记录、车内外驾驶舱内的情况记录,5G信号实时传输到机场的FMC后台系统,实现了对货运的全程监控。
越庞大的仓网,就越需要强大的数字化能力,才能让“大象起舞”,实现高效敏捷的管控和灵活完善的服务。在这方面,日日顺供应链的诀窍是将数字化融入真实的业务场景和商业模式,以达成场景、模式、流程、组织、机制的全方位重构。
以配送司机的“送货排序”为例。以前,配送司机在送货前,必须要在系统中手动搜索地址,然后对照地图确定送货顺序。这个人工排序的过程不但耗时,而且经常出错,让司机有苦难言。日日顺供应链数字化团队十分重视这个问题,随即推出了“智能排程”。这个小功能,让司机一键就能完成路线规划和送货顺序排定,不但大幅提高了效率,送达时间也更精准。
数智并进,企业不仅实现了流程再造,也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实现了新增长,可谓一举多得。
万纬物流产品中心总经理王加斌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万店配”产品的核心优势与创新亮点。对症物流行业的痛点和难点,如门店扩张难、运输配送慢、运营品质良莠不齐、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等问题,万纬物流“万店配”以全覆盖的仓运网络、完善的运营标准、严苛的管理体系和操作流程、24小时的客户服务等优势,竭尽所能地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和市场增长两大目标。据悉,“万店配”作为万纬物流多温区仓配物流服务方案,坚守食品安全准则,依托全国性仓运布局,通过科技赋能,化整为零共同配送,为客户提供仓配一体化冷链物流服务。
挖掘AI潜能
根据Gartner的预测,到2026年,超过75%的商业供应链管理应用供应商将在其应用中提供嵌入式AI。
资料显示,中国外运东北有限公司所属沈阳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数智化智慧园区打造的出库自动化管理系统,将所有流程可视化、线上化,并应用全自动轮胎检测清洁装车线设备,通过“AI视觉技术”识别轮胎信息,提升检测效率和信息准确性。数据显示,该系统上线后,公司全流程效率提升了46%。
AI对于供应链的优化能力由此可以窥见一斑。洞隐云链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朱庆华表示,出海形成新热点、地缘冲突复杂、交付要求碎片化、绿色供应链成趋势……伴随这些新经济、新挑战,建设韧性供应链,能够让供应链更灵活,可以拥抱更多的随机性,这是所有供应链企业需要改变的思维方式。“供应链韧性与复原力的提升,更加需要智能化技术的加持。”朱庆华进一步表示,洞隐组建了一支优化算法的团队,助力“AI+数据+供应链场景”规模化落地。其供应链AI产品DI.AI,已在诸多场景中实现了应用,如装箱优化、线路优化、库存优化、智能订舱、动态ETA等。此外,洞隐科技的物流控制塔和智能决策支持平台,基于大数据中台与AI智库,为国际供应链的智能决策优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同样,在准时达生态合作商务总监万程看来,未来只有两种供应链:一种是已用AI赋能的供应链,另一种是正用AI部署中的供应链。
万程表示,随着AI与数字孪生、物联网(IoT)、运筹学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正逐步解决供应链中的常见痛点,如订单延误、库存积压、需求预测不准确等问题。
准时达不断深耕于科技创新和产品服务的迭代升级,在多年的管理实践中,逐步总结出从数据收集到利用数据协助企业管理决策的数据运营能力,并推出JusLink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平台。准时达借助AI赋能智能供应链解决方案,实现了供应链透明度的提升、决策优化、流程自动化,以及风险的预判和规避。万程表示,准时达开发的AI供应链控制塔解决方案,通过集成OMS、TMS、WMS、ERP等企业运营系统,打造了一个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统一平台,使得链主及其合作伙伴能够在一个平台上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作。
“AI智能供应链专家”是准时达的另一项创新,类似于大语言模型的人机交互方式,它能够基于用户简单提问,如货物追踪、订单状态查询、库存分析等,即时提供精准答案,大大提升了供应链响应速度和决策效率。
▍“变”以求胜,构建高效物流新生态
物流提质增效降本行动的最终目标应是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供应链生态建设,释放我国产业规模红利,形成有效率和效益的物流供应链系统。
“变”以求胜
眺望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唯有打造生态品牌,可以时刻保持对市场的深刻洞悉和源源不断的自驱动进化。
日日顺供应链借助生态品牌的构建,进一步满足用户需求,在行业内率先推出“场景物流服务模式”,以定制化场景解决方案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于变动中持续创新,推动品牌升级。
以日日顺供应链为奔驰轮胎提供的供应链管理服务为例。事实上,奔驰对不同4S店送达的时间有个性化需求。日日顺供应链从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出发,通过数字化服务完成分仓策略,创建了“区域功能仓+本地仓+2H前置仓”三级功能仓模式,为其定制11个备货仓和1个前置仓,在满足奔驰需求的前提下,为不同地区的4S店提供了不同响应速度的差异化服务方案。与此同时,日日顺供应链通过智能布货、智能补货、智能调度等领先的IT技术,实现2小时极速达配送,有效提高了奔驰轮胎的库存周转率,降低了各项仓储成本。
如果说日日顺供应链的“变”以求胜实现了生态版图的拓展,那么东航物流的“变”进一步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为我国航空物流的发展探索新路径。
众所周知,“十四五”期间是航空物流发展重要的窗口期。国家制定了很清晰的发展路径,要提高航空物流发展的自主可控能力,推动行业进入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无论从国家政策还是市场需求层面来看,航空物流万亿级市场仍大有可为,但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降本增效,同时提升服务质量和解决方案的完备性和差异化。”东航物流相关业务负责人指出,公司将加大布局,通过差异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东航物流将持续推动上海枢纽提质扩容和智慧化建设,积极对标世界一流航空货站,以实现物流设施基础的物联网化、供应链全链条数字化、物流全场景智能化为目标,推进EOS新货站系统、智能货站的建设,并对既有设施进行智慧化升级改造,同时推进浦东物流中心冷库、西货运区二期工程,助力上海综合货运枢纽及集疏运体系扩容提升,服务上海枢纽补链强链相关工作。
构建高效物流生态圈
日日顺供应链、东航物流的“变”以求胜并非个案。作为与数字技术融合度较高的物流行业,两者的双向奔赴正在进入全面渗透阶段。
汪鸣表示:“数字化带来了现代经济与产业运行方式的变革。数字化把高度分散、碎片化的需求整合起来,又跟物流供给高效对接,形成了一种全新规模化供给。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未来物流行业的生态将发生巨大变化。”
“数字化技术赋能物流行业,在单点突破的基础上,要以供应链的思维推动物流数字化生态的建设。”汪鸣表示,首先要加快物流数字化转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物流要素在线数据化,实现物流资源线上线下联动;其次要推进物流智慧化改造,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物流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最后,要促进物流网络化升级,加强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汪鸣同时强调,物流提质增效降本重在创新行动,构建高效供应链生态圈:一是要不断挖掘物流价值创造新领域,使物流成为价值创造的重要帮手和引领力量;二是要加快关键环节物流标准化,提升标准化在推动物流创新发展中的标准性,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系统生成效率;三是要创新推动物流服务智慧化,以智慧物流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创新发展的载体基础;四是要加快创新商贸流通物流供应链组织模式,提升对物流降本增效的引领作用;五是要加快提升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能力,提高我国国际贸易价值创造能力和基于价值创造的话语权;六是要探索国内国际物流一体化发展创新,制度化解决两大物流系统的衔接和降低全链条成本,更好服务我国产业迈向国际价值链中高端。
“降本增效需多方发力,单靠物流业的努力和降本是完全不够的。”徐祖远表示,“从4月份最新数据来看,与跨境电商平台、农村电商、产业链供应链等结合的物流增长虽然很快,但要继续完善现代商贸物流的流通体系,深化物流与产业的融合,鼓励发展物流的新模式。与此同时,物流企业也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管理,创新性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数智与绿色物流发展,丰富更多的物流应用场景,提升运用效率,降低全社会的物流成本。”
在具体落地实践中,徐祖远建议以ESG引领,数智驱动,并在以下三方面发力,重构高效物流生态圈。
一是推广绿色物流理念和技术。通过采用清洁能源、优化包装材料等方式,降低物流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通过推广循环物流、共享物流等模式,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是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通过建立物流信息平台、推广物联网技术等手段,实现物流信息的高效共享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是推动物流行业的智能化升级。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实现物流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通过推广无人仓库、无人驾驶车辆等应用场景,提高物流行业的智能化水平。
由此可见,物流业的提质降本增效不仅依赖于技术创新和管理改进,还需要跨行业合作和政策支持。通过构建高效物流生态圈,物流业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实现提质增效降本,并为社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本文来源于《物流时代周刊》2024年8月第一期,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