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物流网2022-05-17
俄乌冲突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制裁不断升级,西方媒体也将矛头对准中欧班列,一时间所谓的“中欧班列停摆论”甚嚣尘上。这是将中欧班列短期风险长期化、局部风险扩大化、经济风险政治化。在疫情和俄乌冲突叠加影响下,中欧班列逆势而上,交出了一份亮丽“成绩单”,这背后是中欧之间紧密的贸易内在逻辑。在当前动荡的世界中,中欧作为全球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双方关系健康发展的意义已远远超出双边范畴,中欧经贸关系承担起中欧关系乃至世界的稳定器和定盘星作用。
2021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断裂风险,海运、空运严重受阻,中欧班列连续第2年实现开行破万列,达15183列,同比增长22%,开行量和货运量再创历史新高,成为疫情中世界的“生命通道”和“命运纽带”。俄乌冲突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制裁不断升级,西方媒体也将矛头对准中欧班列,夸大受冲突影响的部分中欧班列线路运营问题,一时间所谓的“中欧班列停摆论”甚嚣尘上,甚至出现所谓的“一带一路”建设崩溃论。
一些西方媒体打着“经济”“专业”的标签,集中唱衰中欧班列,主要论调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中国中欧铁路互联互通梦破灭”,中国开始主动调整通往欧洲的“一带一路”铁路的计划,因为这条铁路的大部分穿越俄罗斯领土;二是“欧洲抵制中欧班列中国货”,抹黑称伴随着西方制裁带来的安全风险和不断增加的付款障碍,西方特别是欧洲抵制中国的货物由中欧班列经俄罗斯进入欧洲;三是“中欧贸易骤减”,称中国数据显示,3月份开始中国开往欧洲的火车出口量“大幅减少”,而在俄乌冲突前,即今年前2个月,铁路出货量平均增长70%以上;四是“中欧班列只卖中国货”,中欧班列都载空箱返回。
“中欧班列停摆论”实际上是将中欧班列短期风险长期化、局部风险扩大化、经济风险政治化,实质上是西方对华信息战舆论战的一部分。
客观而言,地缘政治冲突对中欧班列确实造成了短期影响,风险因素在上升。可以看到,当前冲突地区乃至周边关联地的交通运输部分受限,叠加全球疫情影响,中欧班列的运期出现延长现象。此外,中欧班列运费在俄乌冲突以来出现短期下降,货物存在被扣风险,结算难度增加。
对于中欧班列的短期风险,铁路部门和海关采取有力措施,维持列车开行和顺利通关,中欧班列各运营方正尽最大努力留住白色家电、汽车等货运大客户,探索为货主提供类似运费险的服务来缓解市场担忧,努力消弭中欧班列的短期风险,积极的一面不断上升。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铁集团加强国际联运组织,与国内海关部门及外贸、物流企业紧密协作,中欧班列开行3630列、发送35万标箱,分别同比增长7%、9%。3月份中欧班列的开行量仍保持千列以上,已连续23个月单月开行量保持千列以上。中欧班列继续在逆风中跑出加速度,让“中欧班列停摆论”显得苍白无力。
从中欧班列运行路线看,目前中欧班列共有西、中、东3条主要运行线路,其中由重庆、成都、西安等中西部城市发车,经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的西线班次最多。从新疆出境后,班列通常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等国继续向欧洲开行。从统计数据看,2021年,过境乌克兰的集装箱运输量仅占中欧班列西行运输量的2%,俄乌冲突以来,过境乌克兰的中欧班列基本已停运。因此,从整体风险看,即使短期受俄乌冲突影响,中欧班列的运营风险总体可控。
从中欧班列国内始发站看,今年一季度,在中部城市河南郑州,中欧班列“中豫号”累计开行423列,较去年同期增长21%,其中,3月份开行172列,较1月份、2月份分别增长39%和34%,班列开行计划兑现率100%;在东部省份江苏,江苏中欧(亚)班列开行534列,同比增长71.2%,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力争开行500列的阶段目标,其中,去程349列,同比增长29.3%;回程185列,同比增长343.2%;在北部城市辽宁大连,大窑湾海关共监管出口中欧班列(大连)班列23列、计2284标箱、货重1.83万吨、货值约4.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33%、53.91%、41.49%、37.69%;在南部城市广东深圳,“湾区号”国际班列累计开行30列,其中中欧班列开行26列,货重13443吨、货值7.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8%、13.7%、31.5%,主要发往中东欧国家。
从中欧班列近年发展看,中欧班列的运营日趋成熟、模式科学,通达欧洲23个国家180个城市,为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中欧班列克服了前期运营中资源调配等问题,“回程空箱”的情况大幅减少。2021年前10个月,回程班列数量与去程班列的比值达到81%。进一步实现双向均衡,中长期对路线的承载力、盈利能力趋于乐观。
在疫情和俄乌冲突叠加影响下,中欧班列逆势而上,砥砺前行,交出了一份亮丽“成绩单”,这背后是中欧之间紧密的贸易内在逻辑。
中欧贸易体量大增速快。中国和欧盟双方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2021年中国与欧盟间的贸易额突破8000亿美元,中国继续保持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中欧双向投资规模超过2700亿美元。今年一季度,欧盟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欧双边贸易额达2058.7亿美元,同比增长12.2%。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同比增长23.3%,在对前三大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速中,中国对欧盟出口增速最快。
中欧贸易互补性强。双边在机械设备和车辆等贸易领域,形成了紧密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关系。一季度中欧机电产品、轻工产品、高技术产品贸易分别增长10%、19%和31%。中欧中间品贸易达842.6亿美元,占中欧贸易比重达40.9%。
中欧贸易向高质量贸易结构迈进。双方不仅在光电、生物、航空航天等产业链上游领域的贸易增速数据亮眼,还在绿色金融、新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实现了稳中有进的双向投资增长,进一步夯实了中欧可持续经贸往来的基础。
面对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紊乱、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能源供应紧张、粮食危机不断升级,全球经济在失衡失速失控的边缘徘徊,中欧共同坚持主张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体系,致力于共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欧贸易逆势上扬,中欧班列护航中欧贸易,以实际行动支持全球经济复苏,实属难能可贵。
在当前动荡的世界中,中欧作为全球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双方关系健康发展的意义已远远超出双边范畴,中欧经贸关系承担起中欧关系乃至世界的稳定器和定盘星作用。随着我国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一列列满载着中欧合作共赢的中欧班列“钢铁驼队”,必将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必将为全球的经济复苏注入更强大动能。
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网,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