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投资布局如何实现最优解?专家提出3大核心建议

九州物流网2023-01-06

  Co-elite冷链社群是由冷库视界组建的致力于开展冷链行业上下游知识、经验、技术、洞察和资讯交流与分享活动的线上社群,群内人群主要分为甲方货主、技术、规建、工程、投资、物流、供应链板块负责人,也有相关工程、技术、设备服务商高管与行业专家等。冷库视界将不定期邀请到群内成员为大家分享行业洞察与思考、优秀案例、管理模式等助力企业自我改进。

  本期我们有幸邀请到冷库视界专家委员会主席王沁先生,为大家多角度剖析城镇化的发展将如何影响冷库与园区在资产配置上的平衡、双循环下如何进行冷库投资布局等内容。王沁先生长期担任物流、医药和冷链等行业相关职业的“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在物流、温控冷链行业有长达27年以上的国际国内从业经历。相信通过王沁先生的精彩分享,大家将对产业格局变化下的冷库投资布局新路径有更清楚的答案。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冷库运营与投资模式较为单一。伴随着市场格局的新变化,冷链发展更强调整体产业链的韧性与柔性,这要求行业不断探索冷库投资布局新路径,积极寻求应变之道。

  1、产业链格局生变,冷库资源布局需与时俱进

  近5年内,我国农村农产品进口规模骤增,进出口贸易差明显,这为国内农产品供应及加工产业带来了颠覆性影响。

  据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近2万亿元,出口5450亿元,同比增长3.4%,出口1.42万亿元,同比增长20.1%。随着我国进口农产品体量的增长及需求的不断攀升,市场格局已发生变化,这将长远影响我国本土农产品产业链与供应链体系中的发展,尤其是在农产品供销“内循环”方面。


  与此同时,进口农产品体量的增长对加工业产生了更大冲击,农产品的原产地与加工地均受到波及。而随着畜产品、水果等经济农产品的进口大幅度超越出口,这种格局变化对全产业链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深刻。

  农产品进出口的规模性逆差,将对冷库的区域和网络布局产生长远影响。目前,我国冷库布局仍以消费端为主,依托发达的进出口贸易业务,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地区冷库投资集中,尤以东南沿海的一二线城市为甚,同时有逐渐向内陆转移的趋势。

  在此背景下,产业格局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内生驱动的产业链格局:综合成本(土地、环保、人力&融资)的不断提升,产业链正在萎缩,原产地逐步沦为消费末端。

  • 外部驱动的产业链格局:更低的综合成本,促动产业链由境外周边形成,由中国沿海形成链首。

  • 庞大的人口红利:在国际化背景驱动下,产业链的全球化快速形成。


  冷库建在哪里,“消费地”还是“产原地”?这不仅是地产商要考虑的问题,同时是冷链客户所面临的难点。

  “城市化水平”、“终端消费力”、“储与运枢纽”和“口岸经济圈”始终是国内冷库投资选址与布局要考虑的重点要素。除此之外,由于我国本土农产品不断受到进口品类的冲击,冷库的选址还需要结合未来进口商品进攻下的应对策略,考虑冷库在转型升级、满足市场订单需求之上的资源配置。

  2、城镇化建设提速,农产品冷链刷新资源配置

  如今,我国县城城镇化建设上的投入越来越大,县城已成为新一轮拉动国内内需的有力支撑。2022年,我国最新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强调要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稳定扩大县城就业岗位,并释放出以下重要信号:

  • 增强县城产业支撑能力: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培育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农资供应、技术集成、仓储物流、农产品营销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 提升产业平台功能:根据需要配置公共配套设施,健全标准厂房、通用基础制造装备、共性技术研发仪器设备、质量基础设施、仓储集散回收设施。

  • 全商贸流通网络:改善农贸市场交易棚厅等经营条件,完善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面向城市消费的生鲜食品低温加工处理中心。

  到2025年,我国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将取得重要进展,县城短板弱项进一步补齐补强。县城城镇化已然成为聚集资源要素、助力乡村振兴的客观需要。

  同时,县城城镇化也将为冷链市场带来更多机遇。与城市相比,县、镇距离农产品产地较近,其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农产品相关的加工业、制造业。当下,依托政策红利,县城产业链的竞争力与集聚力将不断提升,这有利于吸引更多投资,为当地冷链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土壤。

  一直以来,我国县城经济都存在着产业链单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而随着政府财政投入的加大及城镇产业链的加速融合,未来三四线县城经济的提升,将进一步加速冷链市场下沉,带来更大的市场,这也是当前冷库发展需抓住的重要时机。


  从最新政策中可看出,国家今后将持续推动县城基础设施来拉动县城投资与消费,发展特色产业。这有助于持续拉动就业,深化县城的冷链市场布局。但同时,农产品市场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有待提升,产业集聚需要加强。

  越南在我国的榴莲出口贸易,也为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带来了最新启示。依托集约化生产、工厂化包装,越南榴莲种植农庄产业集聚力不断加强。对于中国农业的发展而言,也亟需突破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县域经济的发展,则能更好地集聚本地农产品优势,弥补传统小农经济模式的不足。

  未来,依托产业集聚优势,农产品的“最先一公里”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包括采摘预冷、分级、加工、包装及仓储等环节在内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有望获得新的发展活力。

  3、双循环下,冷库投资布局如何实现最优解?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中国产业链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将为冷库投资布局带来新的启示。

  特征1: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中国的全产业链形成过程会比过去更加显著。

  以往,中国企业参与的是国际内分工,独立优势无法体现。而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影响下,未来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方法将从争夺跨国公司的总部订单转为集群竞争。这种情况下,中国未来产业链会在国内形成比较长的循环,拉长产业链的加工制造过程,产业迂回化的过程加大,最终将提高产业链的附加值。

  对冷库投资布局的建议:

  • 冷库资源提供,要与整个产业链合作,而不是单单与某个企业合作。

  • 企业所提供的资源服务,需要形成适应产业链的系列内容,而非单一的服务。

  • 冷链物流与供应链服务同样需要具备上述意识。

  特征2:中国产业区域集聚程度更强,逐步演化为全球产业链集群

  中国企业参与过程竞争的主要方式就是加入产业集群,抱团加入跨国公司产业链。这种方式将有助于在这个集群中分布比较完整的产业链,通过开放、通过强链补链,逐步形成全产业链格局参与国际竞争区域化的全球产业链集群方式。

  对冷库投资布局的建议:

  资源与服务提供,需要与企业和产业链同步升级,从产业链到产业集群,再到区域产业链集群,参与并发展更广泛的全球产业链合作。

  具体到冷链市场,则需要仓储与冷库提供,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市场,甚至是异地、海外,做同步配套的深度合作。

  特征3:未来中国的产业链链主会大量出现

  过往,中国产业升级当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链主。

  技术的创新发展与内需的进一步扩大,将会给世界提供更多来中国发展的机会,会逐步形成以创新驱动或技术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链主。

  如今,中国内需市场足够庞大,在以内需为主的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市场会向世界发出很多订单,因此需求驱动型的全球价值链会逐步形成,未来产业链链主将是中国企业。

  对冷库投资布局的建议:

  冷链应为产业链链主企业提供资源和服务规划及布局,而不是后知后觉地跟从,这也有利于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者的开发与创新。

  在双循环格局下,中国将持续发挥产业主导作用,加快推动经济全球化。冷库的投资与布局也将持续循环迂回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加强与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合作,并与中国产业链链主深度合作,为产业供应链的升级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本文来源于罗戈网,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你的观点

50%赞成
50%反对
中国零担物流首选品牌 广告广告

相关推荐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