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物流网2020-09-15
近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专题研究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要“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发展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完善流通领域制度规范和标准,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从理论和现实层面深刻分析了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构建现代化水平的流通体系指明了方向。
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社会大生产中,流通业是一头连接生产、一头连接消费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效率发挥着基础支撑作用,被称为拉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程度的重要窗口。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从一个农业大国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向全面小康迈进,流通业发挥了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不高,无论硬件还是软件方面,还有许多短板和痛点,不衔接、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出。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是打造新发展格局的一项战略任务;统筹硬件软件建设,加快补齐短板,优化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的迫切需要。
加快硬件建设补短板,应突出网络建设。一是补齐节点设施短板。经过40多年超常规发展,我国公铁水航管等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基本成形,但相应的节点建设相对滞后。比如高铁物流设施、货运机场及全货机、多式联运转运设施,以及各类物流枢纽、物流园区、配送中心、货运场站等节点设施布局不均衡、功能不完善,严重制约物流体系网络化运作。二是补齐城乡物流短板。随着城市扩张、城市群发展,城市居民消费品物流必需的基础设施被迫外迁。在居民密集的大城市周边,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用地“一地难求”。市内物流网点不足,“最后一公里”流通不畅,“买菜难”“买菜贵”问题有待解决。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物流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县域经济、特色产业物流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不能满足需要。三是补齐应急物流短板。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交通运输网络和应急物流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保障了应急救援及生活物资的流通,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何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构建平急结合、军民融合的应急物流网络体系,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也是现代化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快完善软件优环境,重在制度保障。一是用地保障。流通物流基础设施同供水、供电、供暖、供气一样,都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转和居民生活必需的刚性需求,具有基础性和准公益性质,其建设用地应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根据城市人口规模作出强制性规划,优先保障国家物流枢纽、示范物流园区用地需求,居民小区、机关学校、商场市场等都应配建相应的物流设施。对物流设施用地实施严格的用途管制,不论政府和企业都不得随意变更用地性质。二是税费保障。结合增值税立法,降低和统一物流业增值税税率。允许集团型流通和物流企业实现跨法人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把物流业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政策纳入常态化机制,扩大到所有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仓库。清理规范涉企收费,严禁违规收费。全面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进一步降低通行成本。三是执法保障。深化流通物流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化和取消行政审批手续,推动相关管理部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和全国联网运行。推动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政务信息开放共享,避免多头管理和重复监管。建立覆盖全国的“证照互认制度”,允许异地分支机构备案使用。适应电子商务、平台经济等流通领域发展特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线上线下统一监管。加强流通领域法制化、标准化和诚信体系建设,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立足当前,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优化营商环境,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同时着眼长远,推进传统物流企业智慧化改造,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促进物流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循环,城乡一体、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来源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文章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无